在培育鉆石的過程中,為了仿效出地底下的環境,在物理的模擬上,就超過上千萬次,透過新穎的電磁共振設計下,以及嚴格監測超過10億組的設計,一克拉的裸鉆才得以誕生,一切得來不易,接著再從裸鉆,切割到鉆石產出,則再須經過1300多次的嚴格檢查。
如今的天然鉆戒早已成為“共識下”的高價且剛需的奢侈品。一個剛剛購買求婚鉆戒的A男性提到:“我們男生知道它是碳元素,其實不值錢,但就算是智商稅,我也認了,因為對于女生而言,天然鉆戒就是代表的是獨一無二、忠誠的愛情,哪怕小一點,我自然是要買的”。天然鉆戒的定位以及屬性,并不會因為培育鉆石的進入而被破壞,它們一定程度上是兩種產品特性。并且,天然鉆戒的價格,更是由供需關系(背后是資本控產)決定的。
培育鉆石是以天然鉆石的成分碳原子作為原材料,因此除了成長的條件有區別外,它與天然鉆石在物理上并沒有什么分別。實際上,無論從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來說,它們都會被鑒定為同樣的鉆石。因此,你無須擔心培育鉆石是「假鉆石」。
鉆石在實驗室中制造已有60多年的歷史,首先由通用電氣 (GE) 的研究人員于1954年成功培育。一開始,實驗室制造的鉆石不具備寶石品質,僅用于工業應用。一顆寶石級鉆石于70年代初在實驗室中生產。但直到近期,生產成本才使它們能夠大規模消費。在過去的幾年里,技術的進步進一步降低了生產寶石級鉆石的成本,甚至低于開采鉆石的成本。